吳宇森的赤壁,場面壯闊,從上集擺陣對決豪氣千里的前哨戰,到下集每個毛細孔都被震懾的大戰開火,沒想到在戰與爭之中,最精彩動人的部分竟是導演細膩的著眼之處,從萌萌的誕生,到所謂的友情、道義、小兒女的情愛性,直至所謂勝敗,乃至每個人物拼命守護的價值,都有獨具慧眼的視野。姑且不論這段史實本身,或者在大戰之後的發展如何,藉由一部赤壁講不完那長達近五小時的故事,吳宇森把一場複雜的歷史說得簡單,卻把一種最簡單的「人道」精神傳達的複雜又完整。
「知音」和「朋友」既是兒女情之最根本,也是人和人之間最難以割捨,最難能可貴的牽絆。友情的話題三不五時繞在角色之間,鏡頭也不停用特寫、用運鏡的轉移、雙方視線的剪接,透過導演對特別諸葛孔明和周瑜這對才子著墨說著話:除了最基本他們英雄惜英雄的歷史想像,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懂得,又互相信任,並且彼此尊重的珍貴溫柔,一種最美的情誼,進而緩緩帶出這段友情之中逐漸浮出檯面關於那些「道德」、「義氣」、「君子之爭」「是敵是友」等等;導演不斷在提醒著觀眾,從古至今人與人所成的「群」,群聚而成的「眾」,無一不是源自最簡單的「了解」。像周瑜聽出孔明的琴訴說著的「他需要朋友」,也像周瑜琴音說著的「他要打這場仗」一樣決定伸出援手,簡單的為了某個願景,也許只是彼此單純需要他人陪伴,也許是事關萬里江河的統一,也許是家鄉淨土的守護信念,人與人於是如此共生,於是彼此一起努力著,用生命相互照應,讓彼此都能成為更完整的人,成就更完整的夢。這樣赤誠的人性光明嶄露在用軍鬥智的隱忍戰霧裡,卻依舊能毫不保留地在電影中成為映襯世界複雜晦暗面的那片最刺眼的明鏡。我們生存在當今這樣的一個時空裡,其實沒有人不知道人與人的互動可以簡單,但也沒有人會真的完完全全的相信一個陌生的誰,早就習慣活在一種「陌生人」的被害妄想中,豈料自己也成了萬分之一的加害者,讓世界再也無法簡單如陌生的諸葛亮拜訪陌生的周瑜卻能締盟,更成知音,甚至成就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勝仗。在那些幽默至極的電影對白中,彷彿都能聽見導演在安靜問著:「在赤壁裡,保有赤子之心,有很難嗎?」而現實中的我們又為什麼不能?
劇中「曹操沒有朋友」這話言之是重,但也不外乎為了刻畫出完整的對立,如果蜀吳之盟是團結力量大之友情火花,曹營便是以威權為根基(挾天子),以猜疑與信任的拉扯為互動,即使不捨也選擇拋棄一切地拿生命為賭注,在「一統天下」夢想裡奮身一搏,他們是一群有共同信念的夥伴。赤壁上集主講蜀吳的情誼,赤壁下反倒是把由曹操引領而出那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念揮灑的淋漓盡致。上集不道義地殺了東吳傳令侍者作開頭還不夠,下集開始更是將病死戰友之屍做了「殘忍」的利用。我想我該這麼說,我們觀眾看了一定覺得殘忍,劇中非曹營的角色也覺得此乃罪大惡極,但對曹操而言,甚至對整個曹營而言,那是他們所選擇拋棄的「道義」,為的,不過是那一直以來都屬於他們「名正言順」的「勝利」。從送屍儀式,到在赤壁的一行人收拾殘局;從曹操在營中的吟詩作對之景,對應蜀吳大將的憤慨表情的那種連續跳躍式剪接,都反覆呈現出雙方反差極大的價值,而導演沒有真的在態度上作出善惡的定奪,只是血淋淋的呈現這樣的事件,而作出評判的是深植我們心中的道德觀感與對曹操一代梟雄的不認同。劇情往前推進,鐵漢柔情的曹操在探視苦於病痛的戰友,一席思念小兒那動人肺腑之言換來全場齊聲吶喊的勝利、勝利,更能明顯看出他們所追求的,是所謂的天下,是所謂的平亂,是所謂的「太平盛世」,他們堅定地拋棄了所有情感,不論誰都有所犧牲,縱使代價很大,但他們無疑是認同的,認同他們所求的勝利。勝利又是為了什麼呢?曹操說:「等我們贏了,要把這裡的泥土帶回家!」,除此之外,到底這場勝利贏來了什麼?那虛無的成就似乎如他手握之泥土緩慢在手中散落。直到小喬直探曹營拖延出兵面對曹操那一問:「聽說你是為了我才打赤壁的。」那一答:「你還真的相信了啊?」這段情節更是巧妙的在同一時間把曹操對勝利與天下的莫名執著,拋下了所有其他信念和對人的信賴換得的龐大力量,與終究無法拋下的那無法獨立的人性本質接軌。拋棄了這麼多,這麼多,換來的勝利值得嗎?這樣的質問一定在曹操內心翻絞過無數次。小喬云:「我來是希望你退兵/你已經贏了。」其實就某種程度來說曹操絕對是了解的。於是,曹操一聽小喬的茶能定心便答應小酌,是因為那正是他正需要的,因為他內心並不真的確定自己是對的或者錯的,也正因為如此每當他的一統天下的信念被質疑便鬧頭疼。這一戰「赤壁」對於曹操來說,除了是工於心計與兩大軍師的慘敗心理戰與技術戰,也是他內心唯一對求勝的信仰崩解前,緊接著自我催眠這仗要打、這仗會贏,到後頭對真實終究緩慢殞落,然後自我醒悟的一個過程:最後結果不是在於勝敗了,反而在於選擇了戰爭的理由。說到底,究竟他們為何而戰?又為何要戰?電影裡也在結局前有了答案。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要戰。」若這是曹操真正戰敗的理由,搭配周瑜在一切都結束要離去的前一刻,那一句震撼全場觀眾的「我們都輸了」,更神來一筆地與眾情節環環相扣,完整帶出從上集萌萌出生那段,小喬為兒起名那段裡頭就隱隱藏在字裡行間,和躲所有後頭戰場鏡頭背後的「人道反戰精神」。戰爭浩大場面佔據電影後半劇情絕大篇幅的赤壁上下集,鏡頭除了少數在交代戰術發展和滿足觀眾觀賞赤壁基本慾望之眾將軍的威猛武打秀,絕大多數都鎖定在小兵小士的拼盡全力奮勇殺敵的表情,和他們的死亡。有的在一瞬間因為爆炸而死,有的死於天外飛來萬箭,有的死於刀傷,有的被槍刺穿胸部腹部或者咽喉,有的各種傷口都有,還有更多沒交代死因就在戰場上消逝的生命。孫叔才和孫尚香兩個傻角色是事先鋪好的梗,也是承接劇情的關鍵;兩人美麗無暇的純真情誼在戰場上結識,在謊言中真實,也在茫茫沙場裡成了最嚴峻的控訴。孫尚香對中箭身亡的雜兵代表叔才一句淚語:「我一定會帶你回家的。」鏡頭隨即向後拉,升高,開闊在眼前的是屍橫遍野的倒塌城池,火舌還在無情地竄燒著,又有多少戰死的人有家還歸不得呢?到此不禁想到,稍早最親的親人小喬離周郎遠去敵營後闔家團圓的冬節觸景傷情,而周瑜也只能把那為了「和平」努力做點什麼的英勇妻子因離別而生的那些苦澀與傷悲,隨代表其他戰友關心的湯圓一飲而盡;接著想起令人鼻酸的大戰前夕,每個兵士可都立下了家書後在戰船上撕毀,還任憑家書碎片如飄零的花瓣在江面刮起的強風中飛舞,他們誰都拋下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人,選擇了離別,選擇了戰爭,不管是為了勝利平定天下也好,為了自己家園的守護也罷,各恃其龐大的對立價值觀與力量就這樣打了起來,然後就此與世長辭,多令人不勝唏噓?只要敵對的雙方之間多了一些包容,多了一點擁抱,多了一點溝通,只需要多一點的和平,這一戰也不至於犧牲了這麼多條生命和這麼多生命背後在等待著的故事,更殘酷的是照史實看,他們終於贏得的,還是此戰結束造成三分天下後更不計其數的紛亂戰火。還好,這是電影,可以在導演想結束的地方就結束。
赤壁在收尾時,每個角色之間,絕對沒有一絲的戰意留存,最後,只剩下秀麗的山水,象徵人和人赤子般誠摯情誼的諸葛孔明與周瑜、讓他們因為接生而擦出火花那隻不上戰場的萌萌小馬,與象徵你我心目中最重要的「家」,同時也身懷「平安」的小喬。鏡頭帶來幾個很美的畫面,又回到兩位知音對談的側臉大特寫,好像在說著他們會一直是朋友,那些惺惺相惜的對談依舊是互相的懂得與信任,而明明這兒也是話別離,原來沒了戰爭傷痛也就不再了,彷彿就算明天瑜是瑜,亮是亮,他們倆選擇的對立也會是和平的,至少不會是連人心都能化成焦土的荒唐戰爭。就在這樣的氛圍裡,鏡頭再度往後拉開,千山萬水,兩道彩虹。吳宇森大導演的赤壁就這樣平靜地結束了,還有些意猶未盡,但這樣也就夠了,足夠把導演對人與人的牽絆有友情,有愛情,有敵對的細膩刻畫,與講求和平人道的最終真諦都放進觀眾的心底,他們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而我們自己觀影得到了些許領悟後的全新人生才正要展開。
赤壁上集很有力道的把這個不同於我們心中歷史故事的赤壁作了開場,對我來說唯一的小缺點是大換景常用黑影刷過或者黑影分頁有點為老派而老派,沒想到一到下集馬上換成新潮又有氣魄的紙張撕裂換景特效,光是鏡頭轉換的滂沱氣勢就讓劇情緊湊程度大加分,配合穿插絕美適切地融入劇情又絲毫不搶戲的壯麗配樂,再與每個演員專業過人的演技,導演高超的運鏡和剪接裡應外合,真的不愧為大導演吳宇森耗資數億所拍攝出來的唯美歷史鉅片,裡頭有導演想要說的話,也有氣魄十足的蜀國將軍武威,鬥智陣勢對決的前哨戰,氣勢萬鈞的草船借箭,瑜亮情結,巧借東風,火燒連環船,什麼也沒有少,反而多出太多太多額外的感動和感慨讓人在驚喜之餘也不得不笑著,甚至哭著反思自省。如果拍電影像選秀節目裡頭的參賽者在唱歌,赤壁一定是大家絕對熟悉的經典老歌,重唱聽來要有新意,也不能失掉原本的味道和感動;而能把赤壁這一首歌唱成自己的歌,把所有原本就有的要素運用自如,更進一步的變奏,還能觸動人心,又叫人怎麼不佩服導演長年拍片累積的紮實好功力呢?這絕對不只是一齣有娛樂效果的喜劇,還是反映世界複雜、有教訓意味的最悲劇,吳宇森導演藉由那些畫面娓娓道來,把人之道視為一切根本互信互重的赤誠精神,我一定會好好記得,更希望透過我的筆能夠把這樣的概念完整地紀錄下來,並且好好地傳達出去,這三千八百餘字的薄力,謹獻給導演和所有共同成就這部電影的人們,每一個都為了戰爭壯烈犧牲一點什麼的角色,馬代表萌萌,和存在每個人心靈深處的那一座赤壁,也誠心祈願眾人都能永保赤子之心。
- Jan 31 Sat 2009 15:03
赤子之心,人道之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