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馥甄    
在推出無論市場表現和音樂表達都相當成功的《To Hebe》後過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田馥甄的第二張個人專輯《My Love》於2011年的九月二日問世了。值得先行一提的是,華研唱片近來在製作專輯似乎找到了一套趨近於不敗的規則。王治平一手主導的林宥嘉專輯從第一張《神秘嘉賓》到第二張《感官世界》再到第三張《美妙生活》音樂裡埋藏的都是文藝腔厚重的多愁善感和歇斯底里(且開始有稍嫌化約於單向而非多元操作之虞),連偶像歌手炎亞倫意圖轉型的個人創作專輯也充滿了類似同期產物《To Hebe》企圖營造的自溺自淫味道。這樣的作法,無非是想藉由精緻或單純或非主流的音樂風格追求,來打造一種其實明明依然似曾相識卻能號稱創新脫俗的藝術形象,再靠這樣濃重的藝文氣息和一般流行歌曲切割;這樣的切割立馬化為分出高下的意識形態,讓這些幾乎要改變「主流定義」的作品尚還穩穩踏著「主流的屍體」,鞏固自己在流行音樂市場上的一席之地。

《My Love》的製作很明顯並沒有脫離這樣的邏輯,也因為上一張專輯成功得太篤定,這次一樣以王治平統籌製作的團隊簡直可說是「變本加厲」。除了有幾乎近期每張專輯都有收錄作品的陳小霞、張簡君偉、鄭楠、施人誠、徐世珍、姚若龍等幾個知名的作曲作詞人撐腰,陳珊妮、徐千秀、張懸、李格弟、陳綺貞、吳青峰這幾個幾個台灣本地(或者中國?)文藝青年腦海中響噹噹的名字,也都彷彿已然成了助長本專輯行銷氣燄的符號。幸好,他們的流行音樂生產原本就不以「經營市場」而是以「經營自我」或「經營作品」為本質,他們各自獨領風騷的成就也正是作品常保高水準的保證。於是,《My Love》這張專輯的誕生意義,可算是成功地讓主流和非主流的疆界不再僵化而趨於流動,另外在抽象主題的具象呼應上,甚至和田馥甄本人因為上一張專輯內涵和出道累積至今的文藝知青樣貌,還有想像中「文藝知青的愛」都不謀而合,說來也是有趣。新的專輯中,文字捕捉的情緒一樣放大了當今普世內心慣有的寂寞,招牌寫手從《To Hebe》的林夕換成《My Love》的李格弟這樣的過程則標誌了主題描寫時較大方向的改變,由鋒利明白的硬軟文字扎刺轉向為較詩情畫意且較有詮釋和想像空間的意境再現表達。音樂方面,無論旋律或編曲都不求華麗只求相輔相成的自然流暢。文字和音樂的碰撞結果,渾然天成的聆聽氛圍果真如預想一般美得不在話下,唯獨整體和《To Hebe》比較起來相似度稍高導致新鮮感略低,但就連最明顯沿用上一張專輯《超級瑪莉》模組的《花花世界》詞曲都仍屬驚喜之作,足見華研唱片監製本作品時的用心。

一個歌手若第一張專輯相當成功,製作第二張專輯的挑戰性也就相對的大。台灣近十年的流行音樂史上,如孫燕姿和S.H.E.在一鳴驚人後,可都費了相當的拼勁,靠著把握時機乘勢連發的專輯還有穩定輸出的作品水平才得以穩住爆紅的陣腳(背後龐然的心力和勞力的付出可想而知);像如今華人娛樂圈近乎無人不知曉的林俊傑、周杰倫、梁靜茹、蔡依林,甚至舉世聞名的Lady Gaga等等,則大多都是在確定抓到自我定位放手一搏的第二張作品讓自己奠定此後在流行樂壇的地位。

田馥甄的首張專輯特別的是,女子偶像團體的經驗若有似無地成了不得不面對的曾經,也因為這樣不用特別打造知名度又好像背著什麼包袱的特別身份讓朝非主流出走的路相當順遂。俗話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套用在《My Love》這張專輯上卻又沒那麼簡單。畢竟,用一首旋律朗朗上口、歌詞豪不複雜又值得玩味的《Love?》就把所有目光聚焦歌聲和音樂的成功專輯行銷已難以重現,《To Hebe》所主打的自我告別/改變儀式也只得在拓開一定的音樂格局後告一段落,更難不讓一些被定了位的風向球成為她日後音樂作品裡的定局。果不其然,事實顯示,田馥甄的第二張作品走向了不能也不願破格的安全路線不再冒險,但這並不代表這張專輯毫無突破或者無可聽性。更有甚者,若精準地找到了一個「本我」和「超我」彼此平衡的位置,漂亮地造就與時俱進的雙贏,某種程度上就已然超越自己所築起的高牆,而這部分,不得不承認《My Love》比華研唱片許多路數類似的作品來得出色,從鄭楠和施人誠連手打造的絕美《My Love》和比爾賈影像和氛圍塑造都出類拔萃的首支曝光MV就流露出這張專輯萬鈞之勢,是多麼銳不可擋。(關於MV這部分將另闢專文分享不才本人的觀察評析,目前尚在完成中。)



在此推薦這張專輯相當成功的序曲,由陳珊妮譜曲,李格弟填詞,徐千秀編曲的《烏托邦》,在這張專輯的開始就讓人不得不先眼界大開。歌聲滿載著青春獨有的憂傷氣質,歌者演繹時刻意用「不激情」創造一種「假客觀」但早深陷其中的「反客為主」角度,見證的是詞人眼下,那種過於黏膩的情感關係中從美好反覆進而日漸緊張的互相佔有和分享,欲蓋彌張的是存在其中對於身體的暴力(摔破的錶蓋)和心靈的暴力(你的時間就是我的時間),和歌詞相輔相成進而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是譜曲人寫進旋律裡的冷靜情緒重覆和淡然的悲傷。編曲人擅用電子音源的編曲表現優異地畫龍點睛,從時鐘始動的前一刻宣告歌曲的開始,再藉由水晶音色透析了文字裡感情時間如水滴答落下的漸進過程,起初時而有漣漪擴散,時而有輕跳的漩渦搖擺,接著一場滂沱時雨,演變成一種令人窒息的壓迫,在一切終將豁然開朗前,彷彿狂亂意識流中的思緒斷點突然襲來,化作一句顯眼的英文獨白:「I do not know who I am」就這麼響亮地破了題,把想像中的愛情或說那想像的「烏托邦」中,潛藏的暴力性作了諷刺的結論:「連我都不知道我是誰了啊…」,那是多麼巨大而真實的悲傷和無奈,藉此神來一筆表露無遺。緊接著,歌者進入了編曲的一部份「滴答滴答」唱和著,彷彿儀式性地跟隨著根本無法客觀抽離的「真實」步調,一邊狂歡一邊「掉進了」那個其實早知滿是「烏托邦假想」的現實時空不可自拔,虛實之間,會有這樣的結果該怪罪「時間」或許怪罪「自己」或該怪罪「愛」仍未水落石出,就首尾呼應地作了結,一如時間領著指針依舊前進著,那場淹沒彼此的時雨一如往常地下著,從來都沒有方舟。

記得陳珊妮最近曾在於中國的某次受訪時表示有以下感慨和擔憂,近期台灣流行樂壇幾乎都被所謂的「小清新」曲風給佔領,久而久之陳腔濫調又無病呻吟的內容就難免開始讓人感到乏味。這首由陳珊妮操刀製作的《烏托邦》歌詞看來簡單,歌曲聽來無負擔,其實所表達的內涵無比深刻且豐富,這便是陳珊妮一心樹立的小清新「新指標」,或者可以這麼說,就像這首作品各種層面上都不能否認的指標性,在流行樂界暫時不可能停歇的風花雪月裡,它本身可能正是帶著全新格局,要將台灣樂壇領航向真正《烏托邦》的救世方舟也不一定。總是走在時代尖端的陳珊妮她個人包辦詞曲編曲的年度大作《I Love You, John》裡尚有更令人玩味和讚歎的小清新創作演繹,和號稱樂壇小清新教主的知名編曲人兼劇場音樂創作人陳建騏組團《19音樂系》即將推出的專輯作品更是讓人引頸期盼,在此一併推薦。

因為同名單曲《My Love》不同凡響的音樂流轉和鬼才導演比爾賈不同凡響的影像結合造就了不同凡響的首度曝光,又因為這首《烏托邦》不同凡響地拉開了序幕,田馥甄的2011年度大碟《My Love》也讓人有了不同凡響的期待。關於專輯中的後續曲目在此就先不多加贅述,其實本人還有觀察到許多本專輯各大曲目在表情達意上相當細密的處理,基於分享的心態實在不該緘默,不過聽歌畢竟還是要保有些各自的詮釋空間才有樂趣,所以決定不說太多,但簡單來說,如果上一張專輯給的是無與倫比的驚喜,這一張專輯給的就是無比精緻又精準的精煉和再造,不管哪張都絕對值得買回家收藏。

世人常云,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而從《To Hebe》到《My Love》,田馥甄用她對音樂的熱愛和實踐,證明了只有田馥甄能超越田馥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ermis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