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rth Portrait 
看過鍾孟宏導演近作《停車》就不難臆測能在《第四張畫》中望見野獸派般的重口味,無論畫面濃而飽和的色調或者批判中會心一笑又藏刀的犀利視角,而這部新作品確實不愧為征討各大影展、獎項的年度國片大作,雖然個人的看法上,電影宣傳手法是有些瑕疵的,但對這部精美作品來說完完全全瑕不掩瑜。

故事以大眾定義中所謂「問題家庭」的父喪為起頭(片中明顯有細微處能看出父親生前把孩子照顧得近乎無微不至),無依無恃的主人公小翔他人生的轉戾點為開端,四幅畫的誕生與其內容拉開的「支柱崩壞與生存應變」、「友人暨社會認同摸索」、「兄長之謎與人情探問」、「看見自我看見什麼」等子題為主線,形形色色的社會問題人物和社會問題本身為引針,將這名十歲孩童的濃縮成長攤展成一匹被當前台灣環境浸染的布,細密交融著導演對這塊土地的深刻情感與注目,那澤緞淬煉,上色淒美實在教人難以端看,想入服上裝都嫌太猖狂。能入圍本屆金馬最佳原創劇本、年度傑出電影等獎項,名歸之實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故事本身與其意義表現不凡,《第四張畫》在技術層面的表現也相當出色。音效指導杜篤之一出手,音場打造的絕佳空間感保證讓觀眾能更自然地入戲;音樂的進出和運用既不搶戲也毫不拖泥帶水,直將其情感傳達的力量揮霍地灑脫不俗。攝影出色不只掌鏡之手有靜有動且精準捕捉到畫面中人物或情節所需要傳遞的內涵,加上燈光調度和後期的配樂配合得當,烘托出的幽微氣氛總是呼應著片中若即若離的勾魂感;此外,明顯剪接上有用心穿插的「空景敘事」鏡頭也讓觀眾能更無壓力地掌握電影節奏,綜觀下來可圈可點的表現能換來角逐年度金馬獎最佳攝影的門票彷彿也理直氣壯。

至於表演層次上,導演和演員之間的火花亦相當懾人。舉例來說,從入戲後完全看不出是關穎飾演的標準刻板又刻薄的蒼白中產階級女教師,或小翔母親郝蕾職業曝光瞬間帶來的滿點反差,更別提小翔繼父戴立忍演技和口氣都讓人毛骨悚然的自白囈語,又或校工金士傑幾個臉部近拍光是一個眼神抽動就能查覺他當下情緒變換的驚人功力,還有納豆、梁赫群等人不失原本螢幕形象又可精準表達角色的亮眼演出,男孩主角畢曉海年紀輕輕也在相當難掌握的複雜、早熟(又不能真熟的)角色思緒中攫住了明確的自我表現,每個角色都藏有極高的可看性。選角精彩有餘,演員表現皆猶有甚者,導演對專業的堅持和體現明顯功不可沒,郝蕾和畢曉海分別入圍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員,鍾孟宏導演果然也得到了金馬獎最佳導演的入圍肯定。

《第四張畫》的議題設定與其延伸,對我個人而言則還頗有思尋探問的空間。本片有著看似《不能沒有你》的社會關懷基調,但有別於《不》片用耿直的鐵漢柔情去反襯體制、律法歪曲駭人的悲劇,鍾孟宏導演選擇使用角色們在現實中必須經歷的自我身分疏離打底,再用情節中角色間的親疏關係拉扯來引導觀眾入戲。一旦這樣的手法成立,觀眾相對來說就不會對角色投射過多的認同情感,偏向客觀的觀影視角意圖交換到的理性觀察及批判自然成為焦點。觀眾眼前所看到的社會弱勢與其面臨課題即成最終的關注目標,編導則細密地打造出一個檢視弱勢存在原因的大時代氛圍以成就電影的社會批判/關懷宗旨。

單親家庭面臨親屬意外死亡放大的社會照護體系缺乏、中國籍配偶為身分/物質慾求所付出的自身代價與社會代價、性工作者在權力下層所受到的尊嚴賤踏和靈巧對抗,無法擺脫夫妻暨家庭制度綑綁所引發的龐大人際壓力(經濟也好情感也好)乃至暴力問題,因生活現實對孩童少加照護卻輕忽人際關係可能性的罪,又資本主義下無力擔負金錢供需者挑戰律法的生存,究竟責任該由誰擔負?清楚擺明環環相扣的社會問題被導演抽絲剝繭地丟進觀眾眼底,最後由結局的「第四張畫」鏡射入觀眾的心。

主角糾結的目光中,投射的是他從片頭到片尾所受的一切感觸,隔著螢光幕所象徵的那面鏡,彷彿緩緩抬起頭,凝視自己,迴光返照。台下觀眾這時竟也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翔,才發現自己原來跟小翔一樣,在觀影過程中一樣幼小地一同經歷過一段又一段的生命震撼然後成長,而當下角色看似反思過往又似找尋自我的複雜情感就這麼被導演的安排強迫性地內化了,說來豈止一筆神來,震撼程度更比電影中段驚悚橋段還更具衝擊。衝擊在於,若只是客觀地看電影整體會像事不關己無真心共鳴,但在結局刺上這強而有力的椎心針,有得到片尾訊息的觀眾自然很難不去反思身邊曾見過的社會問題,然後試圖把整個脈絡腦內補完,並帶著一份幾乎是親身經歷的強烈情感,明白怎麼細緻地分析問題外,更可能從此決定為社會上存在的問題與其改變進一份之力。可想而知,導演拍攝本片的終極目標莫過於此,對整個社會全面大體檢的宏觀格局及壯闊視野,很難不教人心生感佩。

然而,在片尾的感觸中驀然回想起試映會開始前取得的簡介,走出放映廳後再細瞧上頭的文字,字句都格外諷刺,白紙黑字中有突出的放大粗體字寫道:「教育是台灣的希望!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但我們真的了解我們的小孩嗎…」云云;後來再去網路上概略地搜尋,看來整部電影在部分宣傳操作的手法中,由官方公開的資訊都大量放置了「浮萍兒」需要注目的悲劇處境,使用了時下盛行的「兒福」、「兒童關懷」等極主流的公益意識形態語言支撐、包裝。

這樣的意識形態使用上雖然不具惡意,卻明顯只有電影其中一部分的社會關懷主題被放大書寫;如此粗糙的宣傳不但囫圇吞棗地模糊了片中有因有果的問題脈絡,也明顯有違《第四張畫》中各種社會弱勢平等重要的喧嘩與痛苦。再說白一點,關懷兒童若成了賣點,買賣間豈非凸顯成人們自慰心理中病態般的自我感覺良好和不知反思檢討?片中由小孩故事帶出的大人問題絲毫不少,丟出主打社會議題時卻只是潦草帶過,這難道不像某偽善大人一心只想著為自己自白脫罪的自欺欺人?宣傳決定使用這樣約化的文字也有可能帶給觀眾一定程度的精神暗示,難保不會讓比較無自覺,又身處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固執觀眾看完電影卻仍錯失導演想傳達的信息;這還無可避免地突顯片商眼中彷彿只看錢、只想迎合主流卻連出品電影內容都能搞砸的荒唐。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我個人評價中如此宣傳手法絕對是不可能接受的褻瀆,怠慢了電影還看輕了自己,這也是這部電影製作上比較可惜的地方。當然,這跟優質的創作者和作品本身是相對無關的,相信也不會影響任何觀眾對《第四張畫》的評價,只是個人仍認為相關事項負責人必須為此有所檢討才特別將問題提出,若有困擾敬請海涵。

取材自台灣社會,許多邊緣人們所流過的生命血淚,導演鍾孟宏用《第四張畫》讓每個悲劇色彩都添了份關懷,讓每個流淚的大人小孩都找到一個心靈的依靠,只是這樣還不夠。少了來看電影的你,對一部作品而言都嫌不夠,而當好不容易在電影中看見自己的時候,當你在電影中感受到了一個時代氛圍要改變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想要做點什麼呢?這答案就等到時候由你親自發掘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ermis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